冬至,又称冬节、亚岁、长至节等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素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。
进入12月份,很多小朋友都在盼望着圣诞节的到来。可是,在此之前,有多少小朋友知道12月份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气——冬至呢?
冬至是什么?
冬至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节气
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,时间为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-23日之间。自冬至起,白天逐渐变长,夜晚变短。
古时民间有在“八节”拜神祭祖的习俗。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在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,所以古人称冬至为“亚岁”或“小年”。
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。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,每年冬至日,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如今,我们国家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,甚至传统文化都进入了课堂。所以,今年这个冬至,各位家长们给孩子们一个有仪式感,有参与感的冬至吧。
愉快地学习了冬至相关的文化知识之后,冬至日的传统习俗之一,最有仪式感的“包饺子“必须让孩子一起参与进来!
现在生活好了,很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却造成了挑食厌食,不好好吃饭的坏习惯。不如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做饭的乐趣和辛苦,或许会有很大改观。问一问,孩子喜欢吃什么馅儿的?是韭菜虾仁,萝卜肉,还是香菇鸡蛋等等?然后一起去超市大采购吧!突发奇想来点新鲜的比如番茄馅儿,茄子馅儿也未尝不可!
高难度的调馅儿、和面等环节之后,包饺子正式开始,小朋友可以一展身手了!是跟着爸妈有模有样地包成“金元宝”,还是自我发挥包成各种好玩的“四不像”?其实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快乐,而且亲手包的饺子,吃起来会更香!
在此提醒爸妈:切莫因为孩子的“笨手笨脚”或者“脑洞大开”的发挥而训斥或阻止孩子。相比而言,让孩子爱上吃饭,慢慢独立,乃至收获感恩不是更有意义么?
其实,做饭、做家务这些事看似是生活的小事,却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自主能力,让孩子更独立,更有责任感,这对学习乃至未来成长都非常有益!
熟悉西点好习惯军事冬令营的人都知道,西点向来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!从踏入西点的第一步,整理内务、叠被子、洗衣洗碗筷、自觉写作业、早睡早起.....在点滴的日常中,让孩子学会自理,学会独立。
为了锻炼孩子们的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,我们今年的元旦营·趣探冬藏营设立了串糖葫芦、烤红薯、写春联、做灯笼等活动,就是希望让今天幸福的孩子们体验到生活不易的那一面,学会独立,学会珍惜。
春生夏长、秋收冬藏
到了冬天、颗粒归仓
体验制作过程、品味中国味道
探究食物冬藏的奥秘
这一次新年到来之际
我们邀孩子们走进年尾大自然
在年味中畅玩,探索丰富多彩的新年氛围
元旦营
喜迎新年 趣探冬藏营
营期亮点:
✔冬藏活动开幕式:敲锣打鼓、载歌载舞。
✔探寻冬藏秘密:摘冬菜、腌萝卜、熏腊肉、灌香肠。
✔品味过年的味道:做糖葫芦、烤红薯、暖冬大锅灶。
✔收获亲子快乐时光:体验乡间野趣、劳动创造幸福。
探寻冬藏秘密:
摘冬菜、腌萝卜、熏腊肉、灌香肠
让孩子们与家人亲自寻找食材,冬季在现实版的森林寻宝游戏中探索新世界。
孩子们将会亲子下菜地采摘农作物,了解每天餐桌里的食物与环境的关系,告诉孩子们蔬菜不是从超市里来的,而是从土地里来的。让孩子们能更加明白食物的来之不易。
品味过年的味道
做糖葫芦、烤红薯、暖冬大锅灶
品味过年的味道
体验乡间野趣,劳动创造幸福
红色是中国新年的传统,代表着喜庆红火。
孩子们可以在对联上写上来年对自我的祝福,新年的梦想会步步实现。